国内复合软包装用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历史
软包装
凭借丰富的功能、多样的外观,成为了当下主要的包装形态之一。复合软包装,则是用两种及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复合形成的柔性包材,组成充分发挥各组分材料优点的新型高性能包装。
胶粘剂是复合软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
,除了要满足对不同包材良好的粘接力,层出不穷的应用场景也对包装用胶粘剂提出了新的要求。无论从性能还是环保角度,
聚氨酯胶粘剂
都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。食品包装领域涉及的高温蒸煮后的剥离强度,以及异氰酸酯单体的析出问题,仍是聚氨酯胶粘剂研发需要努力的方向。
国内软包装用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史
1970年代中期
起,上海首先开发用
挤出涂布
和
挤出复合法
制造简单的食品用复合软包装材料。
1970年代后期
,上海又首先开发用
干式复合法
制造更高档的食品用复合软包装材料,生产从一般的简单食品用复合软包装材料,到
耐121℃高温蒸煮40分钟
的塑/塑型蒸煮袋和更高级的铝/ 塑型蒸煮袋。与此同时,也同步地研制
干式复合用胶粘剂
。要用干式法去做复合软包装材料,除了各种塑料薄膜和铝箔基材外,还要用到胶粘剂。最早被采用的是用
丁基橡胶做的单组份溶剂型压敏胶
,用它把PET、PT和PE这几种薄膜复合起来就可以做成最简单、最原始的复合软包装材料,用在压缩饼干、糖果和榨菜的包装方面。
1970年代末
,由于要开发耐121℃高温蒸煮40分钟的蒸煮袋,单组份压敏胶显然是不行的,所以,上海又首先研制开发
双组份高性能聚氨酯胶粘剂
。当然,这种胶粘剂在我国早已在六十年代就有工业化产品,只是由于它的性能不符合复合软包装的要求,存在着
溶剂沸点高、有严重的臭味、残留单体太多、卫生性能不可靠、初粘力太小
等缺点,无法在干式复合中用来制造合格的食品包装材料,所以要以美国、日本当时的水平为目标,重新开发研究符合食品卫生安全、可耐121℃ 40分钟蒸煮的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。经过二年多的研究,终于在1981年8月通过了国家科委和轻工部的鉴定,完成了这一任务。
1984年
,
上海
首先创建了年产60吨规模的
中国食品级聚氨酯胶粘剂生产基地
。有了这个样板基地后,让包装业界看到了胶粘剂国产化的希望和前景,在短短的二、三年间,就有二、三个地方相继建成年产量在500吨左右的企业,正式全面启动了胶粘剂国产化的高潮。
1980年代中期
,北京化工研究院与德国汉高公....
该文章只显示3分之一,如想阅读到这篇文章的完整内容,请扫描下方二维码,打开我们的万水化工商城小程序,在首页“知识中心”栏目搜索文章标题继续进行阅读。万水化工商城收集100万+篇精细化工知识文章,旨在为您深入的了解行业知识和化工应用技巧。